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2015年版)等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第31號)。自2015年7月1日起,企業所得稅預繳表格采用2015年版?,F總結幾點預繳申報表格(A)類的填報誤區。因個人水平所限,錯誤難免,請各位老師糾正。
誤區一:預繳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
根據填報說明可知:利潤總額=企業財務報表(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
填表說明: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算的利潤總額。本行數據與利潤表列示的利潤總額一致。
正解:所得稅季度申報表A類中的“利潤總額”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不存在勾稽關系,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制表慣例,存在勾稽關系的“行、列”,一般在填表說明會標注計算公式的,也就是表內關系。
誤區二:預繳表營業成本含期間費用
根據填報說明可知: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填表說明: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算的營業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納稅人營業成本數額,不參與計算。
網上答疑: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中第3行“營業成本”:填寫時候包括期間費用這些嗎?(咨詢了好些大家答案都不一致),這個申報表的利潤總額數據來源是不是就是利潤表中的數據?(發布日期:2015-04-14發布機關:廣東省國家稅務局)
答:廣州國稅12366納稅服務熱線回復:您好!該申報表中的“營業成本”填報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算的營業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納稅人營業成本數額,不參與計算。因此,該欄不包括營業外支出和期間費用。上述回復僅供參考。
正解:預繳表營業成本不含期間費用
誤區三:企業所得稅預繳是根據企業財務報表(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
實際利潤額=利潤總額+特定業務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征稅收入和稅基減免應納稅所得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調減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應納稅所得額: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正解:企業所得稅預繳是根據實際利潤額來預繳。不是根據會計利潤表中利潤總額預繳,也不是根據應納稅所得額預繳。
誤區四:企業所得稅預繳不能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稅局答疑:企業季度預繳所得稅時,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嗎?(企業所得稅)
發布日期:2015-06-01 發布機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家稅務局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2015年版)等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1號)填報說明規定:第8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可在企業所得稅前彌補的以前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
公式:實際利潤額=利潤總額+特定業務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征稅收入和稅基減免應納稅所得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調減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表間關系:實際利潤額(4行+5行-6行-7行-8行)
正解:企業所得稅預繳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誤區五:企業所得稅預繳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但不能彌補本年度虧損
稅局答疑1:二季度有利潤,累計后仍為虧損,網上季度申報企業所得稅,要交企業所得稅嗎?(發布日期:2012-07-10發布機關:陜西省地方稅務局)
答:網上報稅系統中,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以累計數為計稅依據。累計數為負數,企業所得稅季報應零申報。
稅局答疑2:我一季度是負利潤的,而第二季度是有利潤的,請問所得稅按第二季度的利潤交,還是按一至二季度累計利潤交的?(發布日期:2014-07-21 發布機關:廣東省國家稅務局)
答:企業所得稅是按年度匯繳,季度預繳計算,1-2季度累計利潤總額為正數時,乘以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為零或負數時,不用計算企業所得稅。
正解:企業所得稅預繳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也可以彌補本年度虧損。